|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孩子肺炎不一定要输液,肺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口服药物、雾化吸入、静脉输液、氧疗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型决定。
1、口服药物轻度细菌性肺炎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配合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溶液,家长需按时给孩子服药并观察症状变化。
2、雾化吸入对于支气管痉挛明显的患儿,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家长需协助孩子正确使用雾化器并保持呼吸道湿润。
3、静脉输液重症肺炎伴脱水或进食困难时需静脉补液,合并细菌感染可静脉用头孢曲松钠,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输液护理并记录出入量。
4、氧疗支持血氧饱和度低于92%的患儿需要氧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呼吸频率和唇色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缺氧症状改善情况。
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孩子多饮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若出现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复诊。
孩子反复发烧但血常规正常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反应、隐性感染、非感染性发热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排查。
1. 病毒感染多数儿童发热由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血常规早期可能无异常,建议家长观察咳嗽、流涕等伴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缓解症状。
2. 免疫系统反应疫苗接种后或过敏体质儿童可能出现低热反应。家长需记录发热与疫苗接种时间关联性,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必要时使用物理降温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或西替利嗪滴剂。
3. 隐性感染尿路感染、中耳炎等局部感染初期血常规可能正常。家长需留意排尿哭闹、抓耳等细节,需完善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4. 非感染性发热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发热。若发热超过5天伴皮疹或关节肿痛,应立即就医排查,治疗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丙种球蛋白或甲氨蝶呤片等专科药物。
家长应保持室内通风,记录发热规律,避免滥用抗生素,体温超过38.5℃或精神萎靡时及时儿科就诊,完善CRP、血清铁蛋白等补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