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颈椎骨折七天不排大便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颈椎骨折七天不排大便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颈椎骨折七天不排大便可能与脊髓损伤导致肠蠕动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胃肠功能抑制、镇痛药物副作用、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颈椎骨折后出现排便障碍需警惕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一、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可能损伤支配肠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导致肠蠕动减慢甚至消失。脊髓损伤程度与排便障碍严重性相关,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肛门括约肌失弛缓。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治疗上可采用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配合间歇性导泻或人工辅助排便。

二、长期卧床

骨折后强制卧床会减少腹部肌肉活动,降低腹腔压力,间接影响肠道蠕动功能。卧床还会改变重力对肠内容物的推动作用,易导致粪便在结肠内滞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翻身活动和腹部按摩,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等润滑性通便剂帮助排便。

三、药物因素

骨折后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羟考酮会直接作用于肠道阿片受体,抑制肠蠕动和肠液分泌。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引起胃肠黏膜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配合使用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避免形成药物依赖性便秘。

四、饮食不当

骨折初期可能因疼痛、体位限制等原因导致进食量不足,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减少。鼻饲饮食若配方中膳食纤维含量低也会影响排便。建议逐步增加流质食物中的蔬菜汁、水果泥,适当补充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五、心理应激

创伤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部分患者因羞耻感抑制排便反射。需加强心理疏导,建立规律的床上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如帕罗西汀,但须严格遵医嘱服用。

颈椎骨折患者出现便秘时应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每日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饮食上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逐步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骨折移位,必要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使用腹部束带增加腹压。若超过10天未排便或出现腹胀呕吐,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和盆底肌锻炼,帮助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病最好的中药配方

颈椎病可通过中药调理缓解症状,常用中药配方包括葛根汤、独活寄生汤、桂枝加葛根汤、羌活胜湿汤、天麻钩藤饮。 1、葛根汤:葛根汤以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肌发表、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僵硬、疼痛。煎煮时需将药材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等组成,具有祛风湿、补肝肾的功效,适合颈椎病伴随腰膝酸软、四肢麻木的患者。药材煎煮前需浸泡1小时,煮沸后小火煎煮40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葛根、芍药、生姜、大枣为主,能够温经散寒、舒筋止痛,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冷痛、活动受限。药材煎煮前浸泡2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25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4、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由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甘草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合颈椎病伴随头痛、肩背酸痛的患者。药材煎煮前浸泡4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5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5、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为主,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药材煎煮前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颈椎病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日常可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如颈部前后左右缓慢转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