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黄体酮胶囊催月经通常不会诱发排卵。黄体酮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子宫内膜、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其使用目的与排卵无直接关联。
1、作用机制黄体酮通过补充外源性孕激素,促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停药后模拟生理性黄体萎缩过程引发撤退性出血。
2、排卵抑制持续使用黄体酮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减少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反而可能抑制排卵。
3、用药周期临床常用5-10天短期方案,此时卵泡尚未完成发育周期,药物代谢后可能恢复自然排卵,但用药期间无排卵发生。
4、适应症差异用于调经时主要针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而促排卵治疗需联合克罗米芬等促性腺激素药物,两者作用靶点不同。
使用黄体酮期间建议监测基础体温变化,规律用药后月经来潮提示子宫内膜已发生相应转化,但需结合超声检查确认排卵情况。
胎心胎芽未出现可能由受孕时间计算误差、胚胎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母体黄体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超声复查、激素水平监测、染色体检查、黄体支持治疗等方式处理。
1. 受孕时间误差实际受孕时间晚于预估导致胎龄偏小,建议间隔1-2周复查超声,无须特殊治疗。
2. 胚胎发育迟缓可能与母体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有关,表现为孕囊增长缓慢,需加强营养摄入并治疗基础疾病。
3. 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导致发育停滞,常伴随孕酮水平低下,需进行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确诊。
4. 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胚胎着床,可通过地屈孕酮、黄体酮注射液等药物补充,配合血清HCG监测。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复查前48小时禁止性生活,若确诊胚胎停育需及时清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