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乳腺检查等项目,用于筛查炎症、肿瘤、内分泌异常等妇科疾病。
1、外阴检查
观察外阴皮肤颜色、形态及有无溃疡、赘生物等异常,可发现外阴炎、尖锐湿疣等病变。检查时需暴露会阴部,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发育情况。外阴瘙痒、红肿可能提示真菌或细菌感染,需配合分泌物检测明确病因。
2、阴道检查
使用窥阴器扩张阴道观察黏膜状态,采集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HPV检测等。能诊断阴道炎、滴虫感染等疾病,异常出血可能提示宫颈病变。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灌洗,绝经后女性可能需使用润滑剂减轻不适。
3、宫颈检查
通过宫颈刮片(TCT)或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肉眼观察宫颈糜烂、息肉等异常。30岁以上建议每3年联合检测,接种HPV疫苗者仍需定期筛查。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1-2天。
4、子宫及附件检查
双合诊检查子宫位置、大小及压痛,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等。可发现子宫肌瘤、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经阴道超声能更清晰显示盆腔结构,无性生活史者需采用经腹超声。
5、乳腺检查
触诊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结合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乳腺癌。建议每月自检乳房,40岁以上每年进行影像学检查。乳腺增生常见于育龄期,需与恶性肿瘤鉴别,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
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时间。检查前避免使用阴道药物,穿着宽松衣物。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避免久坐和过度清洗阴道。发现异常出血、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孕期及绝经后仍需定期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