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疙瘩怎么办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疙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耳朵后出现小疙瘩可能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皮脂腺囊肿、毛囊炎或先天性瘘管有关,可通过观察护理、局部清洁、药物干预或手术处理等方式应对。

1. 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表现为黄豆大小可活动硬结。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反复触摸,伴随发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2. 皮脂腺囊肿

因皮脂排泄受阻形成囊性包块,质地柔软且生长缓慢。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需医生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3. 毛囊炎

局部卫生不良导致细菌感染,可见红肿热痛的小丘疹。家长需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挠,化脓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配合阿奇霉素颗粒、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或地奈德乳膏。

4. 耳前瘘管

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的盲端管道,感染时会出现分泌物。日常应保持干燥清洁,反复感染者需外科评估是否行瘘管切除术或切开引流术,急性期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发现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流脓或伴随精神萎靡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至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注意避免佩戴过紧帽饰刺激局部皮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总打喷嚏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总打喷嚏可能由环境刺激、鼻腔分泌物、过敏反应、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清理鼻腔、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环境刺激

冷空气、粉尘或异味刺激鼻黏膜导致打喷嚏。家长需保持室温适宜,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远离烟雾等刺激性气味。无须特殊用药,移除刺激源后症状可缓解。

2、鼻腔分泌物

鼻痂或奶液反流堵塞鼻腔引发反射性喷嚏。建议家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婴儿专用吸鼻器清理,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损伤黏膜。

3、过敏反应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导致鼻黏膜水肿。表现为频繁喷嚏伴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同时需更换防螨床品并定期除螨。

4、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常伴随发热、咳嗽。可能与接触感染者或免疫力低下有关,需就医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重症需住院观察。

日常注意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消毒,出现呼吸急促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