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尿少尿频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少尿频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尿少尿频可能与饮水量不足、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尿路结石等因素有关。尿少尿频通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可能伴有排尿困难、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 饮水量不足

日常饮水过少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刺激膀胱产生尿意,但实际排尿量较少。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每日饮水量改善,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若同时存在大量出汗、腹泻等情况,需及时补充电解质。

2. 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尿频尿少,常伴有排尿灼热感、下腹坠胀等症状。感染可能与细菌入侵、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3. 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可能出现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尿频但尿量减少。该病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4.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后继发尿量减少,同时高血糖会刺激膀胱神经引发尿频。需通过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5. 尿路结石

膀胱或尿道结石可能阻塞尿路,导致排尿困难、尿量减少但尿意频繁,可能伴随剧烈腰痛或血尿。结石形成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感受,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诊断。出现发热、血尿、持续腰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疾病者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球菌等。大肠埃希菌占尿路感染病例的多数。

1、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约占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多数。这类细菌常定植于肠道,通过会阴部逆行感染泌尿系统。

2、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多见于伴有泌尿系结石或结构异常的患者,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形成碱性环境,促进结石形成。

3、克雷伯菌

克雷伯菌常见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糖尿病患者及留置导尿管者感染风险较高。

4、肠球菌

肠球菌属革兰阳性菌,多见于老年患者和接受泌尿系统器械检查者,易形成生物膜导致慢性感染。

日常应注意会阴清洁,多饮水促进排尿,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