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宫颈癌

正常人需不需要打宫颈癌疫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正常人需不需要打宫颈癌疫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镛
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正常人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是一种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及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未感染HPV病毒的正常人群接种效果最佳。接种疫苗可根据年龄阶段和既往感染史进行选择,举措包括尽早接种、完善定期筛查及维持健康生活习惯。
1、宫颈癌与HPV的关系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几乎所有病例均由HPV感染引起,特别是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行为、密切接触等。即使是正常人,如果暴露于风险因素中,也存在感染可能性。疫苗的作用在于针对多个高危病毒亚型,通过接种形成免疫屏障,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2、哪些人群适合接种疫苗
宫颈癌疫苗适合未感染HPV病毒的正常人群,特别是9-26岁女性接种效果显著,因为她们大多尚未接触病毒。26岁以上的女性也能从接种中获益。接种疫苗的年龄越早,免疫效力越强。对于育龄期及已婚女性,在接种前可通过检测确认身体状况。
3、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①坚持定期宫颈癌筛查:即便接种了疫苗,仍需定期进行HPV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疫苗不能覆盖所有致病亚型,筛查是关键的补充措施。
②避免高风险行为: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使用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③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饮酒,减少慢性炎症的发生可能。
宫颈癌疫苗对正常人具有重要的预防价值,建议没有接种过或尚未感染HPV的群体尽早完成全剂次疫苗接种,降低潜在健康威胁,并结合筛查和健康管理构建自身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会得宫颈癌

宫颈癌可能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吸烟、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预防。 1、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尤其是高危型HPV16和HPV18。感染后病毒持续存在可能引发宫颈细胞异常增生。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2、免疫低下: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受到HPV感染,且病毒清除能力较弱。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风险较高。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3、避孕药物: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尤其是持续使用5年以上。这可能与激素对宫颈细胞的刺激作用有关。建议使用其他避孕方式,如避孕套,减少药物对宫颈的影响。 4、吸烟习惯:吸烟者宫颈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宫颈,导致细胞DNA损伤。戒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宫颈癌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这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建议有家族史者更应重视早期筛查,定期进行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宫颈癌需要综合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改善生活方式等。建议女性从25岁开始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结合HPV检测。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多个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风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用品。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