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黄疸、肝区疼痛、意识障碍等。对乙酰氨基酚中毒通常由过量服用药物引起,可能损伤肝脏,严重时导致肝衰竭。
1、恶心呕吐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通常发生在服药后几小时内。过量药物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症状。治疗时需立即停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必要时进行洗胃处理。
2、腹痛
腹痛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常见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钝痛。药物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可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伴随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治疗需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配合硫普罗宁肠溶片等保肝药物。
3、黄疸
中毒后24-72小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过量对乙酰氨基酚消耗肝脏谷胱甘肽储备,导致肝细胞坏死。患者尿色加深、巩膜黄染明显。需监测肝功能指标,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治疗。
4、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时可出现肝区压痛或叩击痛,提示肝损伤进展。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导致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伴随乏力、厌油腻等症状。治疗需绝对卧床休息,静脉输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配合水飞蓟宾胶囊保肝。
5、意识障碍
严重中毒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肝性脑病。肝脏解毒功能衰竭导致血氨升高,影响大脑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需紧急血液净化治疗,使用精氨酸注射液降血氨,配合支链氨基酸注射液调节代谢。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应立即停用药物,尽快就医处理。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以低脂、高糖、适量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定期复查肝功能,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日常应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防止意外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