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多动症吃什么药好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多动症吃什么药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多动症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类药物、非兴奋剂如托莫西汀和抗精神病药物等,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是干预多动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结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中枢神经兴奋剂
这类药物是治疗多动症的主要选择,包括哌甲酯类如利他林和专注达和安非他明类如艾德拉尔。它们通过调节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来提高注意力,降低冲动行为。这类药物起效快,通常在服用后数小时内见效。但可能存在副作用,如食欲下降、失眠或胃部不适,需根据用药效果和副作用调整剂量。
2、非兴奋剂药物
托莫西汀商品名择思达是一种比较新的非兴奋剂药物,适合对兴奋剂药物耐受性差的患者。它的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帮助患者提高专注力并改善行为表现。托莫西汀的起效较慢,一般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食欲不振、疲劳和肠胃不适。
3、抗精神病药物
对于伴有严重行为问题或情绪障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辅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或利培酮。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一些共病症状。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多,如嗜睡、体重增加等,一般需谨慎评估是否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和心理干预也很重要。有研究发现,补充足够的奥米加-3脂肪酸、镁和锌可能对多动症的管理有帮助。平衡血糖水平的饮食习惯如避免高糖食品有助于稳定情绪。结合行为疗法、家庭辅导以及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多动症症状,但并非唯一的解决方式,需与综合性非药物干预相结合,并在医生和家长共同配合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需药物治疗,务必咨询专业进行详细评估后合理用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耳畸形的预防方法

小耳畸形的预防方法主要有孕前遗传咨询、孕期营养管理、避免致畸因素、定期产前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小耳畸形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辐射接触、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廓发育不全、外耳道闭锁、听力障碍等症状。

1、孕前遗传咨询

有家族遗传史或曾生育过小耳畸形患儿的夫妇,建议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遗传风险,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提供生育建议。对于高风险人群,可能建议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筛选健康胚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神经管缺陷风险,但无法完全预防小耳畸形。

2、孕期营养管理

孕妇需保证蛋白质、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摄入,但需避免维生素A过量。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豆制品。孕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细胞分化异常,增加耳部发育畸形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避免自行服用大剂量单一营养素。

3、避免致畸因素

妊娠早期需远离电离辐射、重金属、有机溶剂等环境污染物。禁止吸烟饮酒,慎用维A酸、抗癫痫药等致畸药物。预防风疹、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孕前可接种相关疫苗。流感或发热时及时就医控制体温,持续高热可能干扰胚胎耳部发育。

4、定期产前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耳部发育异常,但小耳畸形多在孕中期才能确诊。血清学筛查结合无创DNA检测有助于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发现异常时需进行羊水穿刺等确诊检查,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后续干预方案。规范的产检能早期发现高风险妊娠并采取应对措施。

5、新生儿听力筛查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筛查者应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评估。确诊听力障碍的患儿需在6月龄前开始干预,佩戴助听器或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早期听觉刺激对语言发育至关重要,同时需评估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畸形。

预防小耳畸形需从孕前阶段开始系统管理,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胎儿发育。发现胎儿异常时不必过度恐慌,现代医学可通过耳廓再造手术、听力重建等手段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建议所有孕妇建档后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转诊至胎儿医学中心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