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阴道霉菌感染可能由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妊娠期激素变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常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1. 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或服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阴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建议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胶囊、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
2. 卫生习惯不良过度冲洗阴道或穿着透气性差的化纤内裤会破坏微环境平衡。应选择棉质内裤并避免滥用洗液,症状明显时可使用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乳膏。
3. 妊娠期改变孕激素水平升高使阴道糖原含量增加,促进霉菌繁殖。孕妇需在产科医生监督下使用克霉唑阴道栓、两性霉素B阴道栓等B类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4. 糖尿病未控血糖持续偏高导致阴道分泌物含糖量升高,可能伴随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需优先控制血糖,配合使用硼酸阴道胶囊、酮康唑栓等药物。
日常应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频繁使用护垫,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并督促伴侣共同检查。
女性肾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治疗。肾结石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建议分次饮用白开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含草酸饮料。
2、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减少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和低脂乳制品有助于碱化尿液。
3、药物治疗可能与尿钙过高或尿酸代谢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别嘌呤醇、坦索罗辛等药物。
4、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与结石体积过大或梗阻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绞痛发热等症状。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可考虑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突发剧烈腰痛伴呕吐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