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吃多了吐奶怎么办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吃多了吐奶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单次奶量、拍嗝辅助、选择合适奶嘴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胃容量小、贲门松弛、喂养不当、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喂养,喂奶后竖抱20分钟,利用重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避免平躺喂奶或立即平放婴儿。

2、控制奶量

家长需按体重计算单次喂养量,新生儿胃容量约20-90毫升,过量喂养会直接导致吐奶。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原则。

3、辅助拍嗝

每喂5-10毫升后停顿拍嗝,喂奶结束需竖抱拍背10分钟。气体排出可降低腹压,减少吐奶概率。

4、排查过敏

如伴随湿疹、血便等症状,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医生可能建议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

吐奶后应立即侧卧防止呛咳,清洁口腔残留奶液。若出现喷射性呕吐、体重不增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感染、药物作用、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病因治疗、限水管理、药物调整等方式干预。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脑外伤等中枢病变可能刺激下丘脑异常分泌抗利尿激素。患儿表现为低钠血症伴尿液浓缩,需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原发病同时限制液体摄入。

2、肺部感染

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可能通过肺静脉压力变化诱发激素分泌异常。家长需监测患儿呼吸频率及血氧,控制感染后症状多可缓解,必要时使用托伐普坦调节水盐平衡。

3、药物作用

卡马西平、环磷酰胺等药物可能干扰激素调节。家长发现用药后出现多尿或少尿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加用利尿剂。

4、恶性肿瘤

淋巴瘤、胸腺瘤等肿瘤异位分泌激素导致,常伴随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肿瘤标志物筛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或放化疗为主。

日常需严格记录患儿出入水量,定期复查血钠水平,避免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导致中枢神经脱髓鞘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