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手足口疫苗两针间隔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疫苗两针间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手足口疫苗两针间隔一般为1个月,实际时间受到接种年龄、疫苗类型、个体免疫反应、接种计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接种年龄:

6月龄至3岁儿童基础免疫需间隔1个月,3岁以上补种或加强免疫可适当缩短间隔。

2、疫苗类型:

EV71灭活疫苗标准程序为两针间隔28天,部分联合疫苗可能采用不同间隔方案。

3、免疫反应:

首针接种后出现发热等反应可延迟第二针,但延迟时间不宜超过2个月。

4、接种计划:

流行季节前需完成全程接种,特殊情况下经医生评估可调整间隔时间。

建议家长按预防接种证预约时间完成接种,若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与接种门诊沟通调整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三周岁男孩不会说话怎么办

三周岁男孩不会说话可能由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障碍、脑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听力筛查、语言训练、行为干预、医学评估等方式干预。

1、听力障碍

先天性耳聋或中耳炎可能导致语言输入受阻。建议家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确诊后需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2、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环境刺激不足或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语言发展。家长需增加亲子对话、绘本共读等语言输入,必要时在言语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构音训练。

3、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交沟通障碍是核心症状,常伴刻板行为。需儿童精神科评估,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干预,家长需坚持结构化社交训练。

4、脑损伤

围产期缺氧或脑炎后遗症可能损伤语言中枢。神经科检查如头颅MRI可明确病变,需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多学科康复治疗。

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电子屏幕过度暴露,建议定期监测发育里程碑,若6个月内无改善需复诊调整干预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