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须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而携带者体内已存在乙肝病毒,接种疫苗无法清除病毒或改善病情。
1、病毒存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中持续存在乙肝表面抗原,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无法中和已存在的病毒。
2、免疫耐受携带者多存在免疫耐受状态,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无应答,接种疫苗难以诱导有效免疫反应。
3、无效保护疫苗诱导的抗体仅能预防新病毒感染,对已整合入肝细胞的病毒DNA无清除作用。
4、潜在风险极少数情况下疫苗接种可能诱发免疫激活,导致肝炎活动,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建议携带者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密切接触者应接种疫苗。
接种狂犬疫苗后口水通常不会携带病毒。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疫苗可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中和病毒。
1、疫苗作用机制狂犬疫苗含有灭活病毒成分,注射后诱导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不会导致病毒复制或排出体外。
2、唾液传播条件只有发病期动物唾液才具有传染性,人类接种疫苗后无病毒复制过程,不存在唾液排毒可能。
3、抗体保护时效全程接种后7-14天可产生有效抗体,抗体滴度能持续数年,期间暴露于病毒可被迅速中和。
4、特殊注意事项免疫缺陷患者需监测抗体水平,伤口接触疑似动物唾液仍需及时清洗消毒并就医评估。
完成疫苗接种程序后无须过度担忧,避免与不明来源动物密切接触,出现异常暴露及时就医复查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