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脚气水泡通常不建议挤破,避免继发感染或加重症状。脚气水泡多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瘙痒、水疱、脱皮等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水泡未破损时,挤破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增加细菌感染风险。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水泡具有传染性,挤压可能导致真菌扩散至周围皮肤或传染他人。保持水泡完整有助于保护创面,促进自愈。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抑制真菌繁殖,同时穿透气鞋袜减少局部潮湿。
若水泡因摩擦自行破裂,需立即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避免撕除疱皮。伴随明显红肿热痛或渗液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专业清创。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出现水泡破损,应尽早就医防止感染恶化。
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穿不透气的鞋袜。洗浴后彻底擦干趾缝,定期更换消毒鞋垫。家庭成员避免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水泡反复发作或面积扩大,建议皮肤科就诊进行真菌镜检,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