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甲醇沾到手上可能有毒,具体取决于接触时间和皮肤屏障完整性。甲醇可通过皮肤吸收,长期或大面积接触可能导致中毒,但短暂接触完整皮肤通常风险较低。
甲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皮肤接触后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如干燥、发红或灼烧感。若皮肤存在破损、湿疹等屏障功能受损情况,甲醇吸收量会显著增加。少量甲醇经皮吸收后,肝脏代谢为甲酸和甲醛,可能引发头痛、眩晕等轻微症状。职业暴露中常见手套渗透导致慢性中毒案例,表现为视力模糊和代谢性酸中毒。日常短暂接触如使用含甲醇的清洁剂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可降低风险。
当甲醇接触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接触时间超过15分钟时,中毒风险明显升高。工业生产中未佩戴防护装备的工人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抑制症状,需监测血甲醇浓度。儿童皮肤较薄且体表面积比例大,同等接触量下更易中毒。误将甲醇当作酒精消毒剂长期使用,可能累积导致视神经损害。出现恶心呕吐或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接触甲醇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15分钟以上,避免使用酒精类溶剂擦拭。操作甲醇时应穿戴丁腈手套和防护眼镜,工作场所保持通风良好。若衣物被污染需及时更换,并将甲醇容器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出现中毒症状时禁止催吐,应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