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泪腺管堵塞可通过热敷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扩张、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方式治疗。泪腺管堵塞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刺激、外伤、结石、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早期轻度堵塞可采用热敷配合按摩促进疏通。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内眼角5分钟,随后用指腹沿鼻梁向鼻腔方向轻柔按压泪囊区。该方法适用于无明显感染的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膜性阻塞,每日重复进行3次可帮助部分患者缓解症状。若出现眼睑红肿需立即停止。
2、泪道冲洗
采用生理盐水通过泪点注入冲洗泪道,能清除分泌物并判断堵塞位置。对于黏液栓或轻度狭窄效果较好,可能需要多次冲洗。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在裂隙灯下完成,冲洗后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该方法对慢性泪囊炎继发的部分性阻塞有暂时缓解作用。
3、泪道扩张
使用泪道探针逐步扩张狭窄部位,适用于膜性闭锁或纤维性狭窄。需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可能需要多次操作。术后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预防粘连,该方法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成功率较高,但存在假道形成风险。
4、泪道置管
植入硅胶管维持泪道通畅3-6个月,适用于反复探通无效的顽固性阻塞。需在全麻下放置双泪道支架管,期间需定期冲洗并配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该方法对创伤后瘢痕性狭窄效果显著,但可能出现管体移位或肉芽增生。
5、泪囊鼻腔吻合术
通过手术建立泪囊与鼻腔的新通道,适用于完全性骨性阻塞或肿瘤压迫病例。需切除部分鼻骨并吻合黏膜,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促进愈合。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并发鼻出血,严重瘢痕体质者需谨慎选择。
日常应保持眼部揉搓,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出现溢泪症状时及时清洁眼周,禁用不洁物品擦拭。先天性阻塞患儿家长需每日观察眼部分泌物情况,治疗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急性感染期需暂停按摩并配合抗生素治疗,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游泳及潜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