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剖腹产止疼妙招有吗?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剖腹产止疼妙招有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剖腹产后可通过镇痛泵、口服止痛药、伤口冷敷、体位调整、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剖腹产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子宫收缩、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1、镇痛泵

镇痛泵是剖腹产后常用的止痛方式,通过持续输注麻醉药物如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使用时需由医护人员调整剂量,避免出现恶心呕吐或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镇痛泵可维持48-72小时,覆盖术后急性疼痛期。

2、口服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中度疼痛控制,塞来昔布胶囊等COX-2抑制剂适用于胃肠敏感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而非按需服用,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3、伤口冷敷

术后24小时内用冰袋隔毛巾冷敷切口,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降低局部神经敏感性。注意避免冻伤和伤口沾水,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体位调整

半卧位可减少腹部切口张力,侧卧时用枕头支撑腹部。翻身或起床时用手按压伤口部位,咳嗽前抱枕护腹。避免突然体位改变牵拉伤口,使用医用腹带提供支撑力,但不宜过紧影响呼吸。

5、分散注意力

听音乐、深呼吸训练、与婴儿互动等行为干预能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正念冥想可降低疼痛敏感度,家属按摩四肢能促进内啡肽分泌。避免长时间关注疼痛感受,建立疼痛-放松的条件反射。

剖腹产后应早期下床活动预防粘连,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红肿渗液等感染征兆。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止痛方案。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月经推迟一周来肚子疼

月经推迟一周并伴随肚子疼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妊娠、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隐痛、坠胀感或痉挛性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1、内分泌失调

长期压力大、作息紊乱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起月经推迟和轻微腹痛。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压力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益母草颗粒等药物调节周期。伴随症状可能包括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

2、妊娠相关

育龄女性需优先排除妊娠可能,早孕期子宫增大可能引发牵拉性腹痛。建议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血HCG检查,若确诊妊娠需避免剧烈活动。伴随症状可能有恶心、乏力等早孕反应。

3、盆腔炎症

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月经延迟合并持续性下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需就医进行妇科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妇科千金片、甲硝唑片等,严重时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可能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紊乱,疼痛多出现在经前1-2周。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5、卵巢囊肿

黄体囊肿或病理性囊肿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导致月经推迟伴单侧下腹钝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切除。

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急性疼痛期应卧床休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