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宝宝嗓子呼隆呼隆可能由生理性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抑酸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喉软骨软化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呼吸杂音,表现为安静时轻微呼噜声。建议家长竖抱拍嗝、避免仰卧位喂养,通常6-12个月随生长发育自行改善。
2、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喉炎、支气管炎时,黏膜水肿会导致痰鸣音。可能与腺病毒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关,常伴发热、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3、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喉头水肿,出现喘鸣音伴抓挠颈部。家长需记录饮食环境线索,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4、胃食管反流贲门括约肌松弛使奶液反流刺激咽喉,进食后症状明显。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养、保持头高脚低位,严重时需用磷酸铝凝胶、多潘立酮混悬液、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被动吸烟,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青紫需立即就医。
感冒后嗅觉减退可能与鼻腔黏膜水肿、炎症分泌物阻塞、嗅神经暂时性损伤、继发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嗅觉训练、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改善。
1、鼻腔黏膜水肿感冒病毒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阻塞气味分子到达嗅区。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轻水肿,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
2、炎症分泌物阻塞鼻腔内黏稠分泌物覆盖嗅裂区影响嗅觉。建议家长帮助儿童使用海盐水喷雾软化分泌物,成人可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3、嗅神经暂时损伤病毒感染可能造成嗅神经功能抑制。嗅觉训练如每天闻柠檬、丁香等强烈气味有助于神经修复,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继发鼻窦炎感冒可能引发鼻窦炎导致持续性嗅觉障碍。若伴随黄脓涕、头痛需排查鼻窦CT,可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保持空气湿润,多摄入维生素A丰富食物如胡萝卜促进黏膜修复,若症状超过2周需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