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儿童病毒性发热一般3-5天可自行缓解,多数无须输液治疗。病毒性发热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通常伴随咳嗽、鼻塞等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发热早期可通过物理降温和药物干预控制体温。体温38.5℃以下建议温水擦浴、减少衣物散热,38.5℃以上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患儿需保持每日1000-15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居家护理期间应每4小时监测体温,观察有无皮疹、呕吐等新发症状。普通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过度输液可能增加心脏负担,仅当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脱水时才考虑静脉补液。
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患儿退热后仍有1-2天虚弱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如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等措施预防病毒感染,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或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