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不疼正常吗?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不疼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不疼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神经损伤、骨折类型或个体痛觉差异有关。骨折后疼痛感受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因骨折端稳定、轻微骨裂或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无明显疼痛。

骨折后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无绝对关联。稳定性骨折如青枝骨折、压缩性骨折或骨裂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肿胀或活动受限,疼痛感轻微甚至缺失。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小梁微骨折或椎体压缩骨折时,疼痛信号传导减弱可能导致无痛表现。某些特殊部位骨折如腕舟骨骨折、股骨颈骨折早期因血供破坏或神经分布稀疏,疼痛感知可能延迟出现。

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瘤、骨转移癌导致的骨折,因肿瘤侵蚀破坏神经末梢可能表现为无痛性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传导通路中断,骨折后可能完全无痛觉。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下肢骨折可能因神经敏感性下降而疼痛不明显。某些镇痛药物长期使用或心理因素如应激状态,也可能掩盖骨折疼痛症状。

无论是否疼痛,骨折后均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患肢负重,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防止二次损伤。恢复期需保证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评估骨痂生长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半夜抽筋是什么回事,该如何缓解

半夜抽筋可能由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压迫、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补充电解质、调整睡姿、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肌肉疲劳: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可能导致肌肉过度疲劳,夜间易出现抽筋。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放松肌肉,睡前进行轻度拉伸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2、电解质失衡:钾、钙、镁等电解质不足会影响肌肉正常收缩,导致抽筋。日常饮食中增加香蕉、牛奶、坚果等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必要时可服用补充剂,如氯化钾片、钙片等。 3、血液循环不良:久坐或睡姿不当可能压迫血管,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引发抽筋。建议睡前进行腿部抬高运动,使用枕头垫高腿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神经压迫:腰椎间盘突出或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导致夜间抽筋。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牵引、针灸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就医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盘切除术。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降脂药可能引起电解质流失或肌肉痉挛。若怀疑药物导致抽筋,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如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鱼类、豆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良好睡姿,睡前可进行轻度拉伸放松肌肉。若抽筋频繁且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