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能根治吗

|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败血症能根治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败血症是可以治好的,但前提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支持性治疗以及针对潜在感染源的处理。父母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
1、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遗传因素: 新生儿体质较差、免疫功能异常或者早产儿,其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低,病原体更容易侵入。
环境因素: 产房无菌环境不足、母体患有感染性疾病如产道感染或羊膜感染,可使新生儿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中,高风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生理因素: 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或病毒侵袭,此外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较脆弱。
外伤造成感染: 医疗操作如静脉插管或产时侵害性手术,可能为感染提供入口。
病理诱因: 败血症通常伴随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肺炎、脐炎、尿路或皮肤感染等。
2、治疗方法
治疗以抗感染为主体,同时辅以生命支持和感染源清除。
抗生素治疗: 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可控制大部分细菌感染。治疗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血液培养以明确病原。
感染源局部处理: 针对局部感染情况比如脐炎,可配合局部消毒和引流,减少局部扩散的可能。
支持性治疗: 使用静脉营养补给液体平衡,纠正酸碱及电解质混乱,必要时进行输血来改善循环功能。
3、家庭护理与预防
保持卫生环境: 新生儿房间保持清洁,护理人员须勤洗手,并避免与有感冒等传染病的人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可以提供抗体,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方法。
监测健康状况: 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呼吸急促、食欲减退、体温异常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新生儿败血症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是可以治好的,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密切观察健康状态。这种疾病需要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才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风险,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的生理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快速生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消化系统适应母乳、免疫系统初步建立、感官功能逐步发展。 1、身体生长:新生儿出生后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平均每周增重150-200克,身高每月增长2-3厘米。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为后续运动能力奠定基础,需注意营养摄入,母乳或配方奶是主要能量来源。 2、神经系统:新生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后快速发育,神经元连接不断增加。反射行为如抓握、吮吸等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标志,家长可通过轻柔的抚摸和互动促进神经发育。 3、消化系统: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胃容量小,消化酶分泌不足。母乳是最佳选择,其成分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能促进肠道菌群建立,减少消化不适。 4、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弱,主要依赖母体提供的抗体。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和减少接触病原体也是重要措施。 5、感官功能:新生儿的感官功能逐步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等逐渐敏感。出生后几周内,婴儿开始对光线和声音产生反应,家长可通过温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促进感官发育。 新生儿的生理发育需要全面的护理,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关爱。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同时注意环境清洁和适度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婴儿健康成长。定期体检和与医生的沟通也是确保发育正常的重要环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