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脑积水手术方法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脑积水手术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脑积水手术方法主要有脑室-腹腔分流术、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外引流术等。脑积水通常由先天性畸形、感染、出血、肿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头围增大、前囟膨隆、呕吐等症状,需根据病因及病情选择适宜术式。

1、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分流管一端置入脑室,另一端经皮下隧道引至腹腔,通过阀门调节脑脊液引流。适用于多数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尤其合并颅内压增高者。手术需注意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定期复查分流系统功能。常用分流管如可调压分流管、抗虹吸分流管等。

2、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通过神经内镜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使脑脊液绕过梗阻部位流入基底池。适用于导水管狭窄等非交通性脑积水,具有无需植入异物、并发症少等优势。术后可能出现造瘘口闭合、发热等情况,需监测头围及影像学变化。

3、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将分流管置入腰大池引流脑脊液至腹腔,适用于交通性脑积水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者。手术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脑膜炎,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导管移位。该术式对脑室形态改变较小,但可能引发神经根刺激症状。

4、脑室-心房分流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将脑脊液引流至右心房,适用于腹腔条件不佳或多次腹腔分流失败患儿。手术需精确控制导管长度以防心脏损伤,长期可能引发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及血液检查监测导管功能。

5、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外引流术通过颅骨钻孔放置外引流管临时降低颅内压,常用于急性脑积水或术前过渡治疗。需严格管理引流高度及速度,防止过度引流或气颅。外引流管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后续需转为永久性分流手术。

术后护理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分流管路径皮肤。定期监测头围、前囟张力及神经发育情况,出现头痛、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查。饮食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恢复。避免剧烈跑跳或头部撞击,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术后1年内每3-6个月需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分流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经常头疼是否和甲醛有关

经常头疼可能与甲醛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甲醛暴露可能引起头痛,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还可能伴随眼部刺激、咽喉不适等症状。其他常见原因包括睡眠不足、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鼻窦炎或高血压等。

甲醛是一种常见室内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家具粘合剂等。短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导致轻微头痛,脱离环境后症状通常缓解。若工作或生活环境存在新装修、新家具等情况,且头痛与所处环境时间关联明显,需优先排查甲醛因素。可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并采取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降低暴露风险。

非甲醛因素中,紧张性头痛多与压力、焦虑相关,表现为双侧压迫感;偏头痛常伴恶心畏光,有家族遗传倾向;鼻窦炎头痛集中于前额或面部,伴随鼻塞流涕;高血压头痛多发生于清晨,与血压波动相关。这些情况需结合具体症状特点判断,必要时通过血压监测、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建议记录头痛发作的时间、部位、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观察是否与特定环境或活动相关。若怀疑甲醛暴露,应尽快脱离污染环境并检测空气质量。持续性或加重性头痛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管理压力,有助于减少功能性头痛发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