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五官科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主要有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反复中耳炎等。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1、鼻塞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儿童可能出现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症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鼻涕倒流至咽喉。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嗅觉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脓性鼻涕。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揉鼻或使用口呼吸替代。

2、睡眠打鼾

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鼻咽部气道,引起睡眠时鼾声明显且规律。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造成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长期缺氧可能导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家长记录孩子睡眠时的呼吸频率和暂停次数,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3、张口呼吸

鼻腔通气障碍迫使儿童长期通过口腔代偿呼吸,可能引发腺样体面容特征,包括上唇短厚、牙列不齐、硬腭高拱等颌面发育异常。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咽炎,晨起可能出现咽喉疼痛。家长需注意纠正孩子白天习惯性张口动作,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4、听力下降

腺样体增生可能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儿童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要求调高电视音量等传导性耳聋症状。急性期可能伴随耳闷胀感或耳鸣。建议定期进行听力筛查,避免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

5、反复中耳炎

腺样体作为感染灶可能通过淋巴引流引发中耳反复感染,表现为耳痛、发热、鼓膜充血等症状。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鼓室积液和粘连性中耳炎。治疗需控制感染源,必要时配合鼓膜穿刺或置管。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在感冒期间乘坐飞机或潜水。

日常护理需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和过敏原。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缓解鼻塞症状,睡眠时适当垫高床头。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表现,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定期复查鼻腔通气及中耳功能恢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急性喉炎怎么办

小儿急性喉炎可通过雾化吸入、抗炎治疗、补液支持、喉部护理、环境调节等方式治疗。小儿急性喉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喉部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缓解喉部炎症的有效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每次雾化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减轻喉部水肿和痉挛。 2、抗炎治疗:抗炎药物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注射液、泼尼松片、布洛芬混悬液,剂量需根据患儿体重和年龄调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或过敏反应。 3、补液支持:急性喉炎患儿常伴有发热和脱水症状,需及时补充液体,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根据患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计算,避免过量补液。 4、喉部护理:保持喉部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喉部,鼓励患儿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喉部不适。 5、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控制室内温度在20-22℃,湿度在50%-60%,减少喉部刺激,有助于病情恢复。 小儿急性喉炎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汤、水果泥,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进行室内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加重,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