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五官科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腺样体肥大后症状主要有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反复中耳炎等。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1、鼻塞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儿童可能出现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症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鼻涕倒流至咽喉。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嗅觉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脓性鼻涕。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揉鼻或使用口呼吸替代。

2、睡眠打鼾

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鼻咽部气道,引起睡眠时鼾声明显且规律。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造成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长期缺氧可能导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家长记录孩子睡眠时的呼吸频率和暂停次数,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3、张口呼吸

鼻腔通气障碍迫使儿童长期通过口腔代偿呼吸,可能引发腺样体面容特征,包括上唇短厚、牙列不齐、硬腭高拱等颌面发育异常。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咽炎,晨起可能出现咽喉疼痛。家长需注意纠正孩子白天习惯性张口动作,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4、听力下降

腺样体增生可能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儿童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要求调高电视音量等传导性耳聋症状。急性期可能伴随耳闷胀感或耳鸣。建议定期进行听力筛查,避免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

5、反复中耳炎

腺样体作为感染灶可能通过淋巴引流引发中耳反复感染,表现为耳痛、发热、鼓膜充血等症状。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鼓室积液和粘连性中耳炎。治疗需控制感染源,必要时配合鼓膜穿刺或置管。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在感冒期间乘坐飞机或潜水。

日常护理需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和过敏原。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缓解鼻塞症状,睡眠时适当垫高床头。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表现,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定期复查鼻腔通气及中耳功能恢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中隔偏曲手术风险大吗

鼻中隔偏曲手术风险通常较小,属于常规耳鼻喉科手术。手术风险与患者个体差异、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鼻中隔偏曲手术在规范操作下安全性较高。常见风险包括术中出血、术后鼻腔粘连、局部感染等短期并发症,多数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抗感染处理避免。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塞、头痛或嗅觉减退,通常1-2周内逐渐恢复。采用鼻内镜微创技术可降低黏膜损伤概率,术中配合影像导航系统能进一步提升精准度。术前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可排除基础疾病风险,局部麻醉联合镇静方案减少心血管系统负担。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脑脊液鼻漏、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复杂解剖变异或既往多次鼻部手术者。术中若发现骨质缺损较大需同期进行修补加固,术后需严格避免擤鼻、剧烈运动等增加颅内压行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治疗方案,术后加强血糖监测和出血评估。

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耳鼻喉专科医生实施手术,术后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定期复查鼻腔通气情况。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保持环境湿度有助于黏膜修复。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头痛或大量鲜红色鼻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