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是一种无需停止心脏跳动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其核心是利用特殊设备和技术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重新供血的桥接,以减少对人体的侵入性。此术式适合部分需进行冠脉搭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
1、什么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采用特殊的稳定装置,使心脏局部暂时固定,从而在跳动的心脏上精准进行手术。这与传统冠脉搭桥术不同,传统方式需要使用体外循环支持,并停止心脏跳动以完成手术。相比传统术式,不停跳技术可以降低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如术中炎症反应、脑功能障碍和术后免疫抑制等。
2、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优势
不停跳手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体外循环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1降低术后中风或脑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2通过减少与体外循环相关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
3对老年人以及多重基础疾病患者如肾功能异常或呼吸功能不足更加友好,耐受性更高。
3、手术适用人群及禁忌症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其适用范围包括:
1已明确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治疗的患者。
2合并多系统疾病,尤其心脑血管基础条件较差的患者。
手术的禁忌者可能包括:冠脉病变过于复杂或存在血流动力学极度不稳定的人群。
4、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手术步骤与保障
1术前准备:充分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心功能及整体健康状态。
2术中技术:采用冠脉稳定器,使心脏局部相对“静止”,外科医生得以精准缝合新的血管。
3术后康复: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饮食控制、适度运动等。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应用愈发广泛,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对冠脉搭桥有需求的人群,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适合自身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换瓣膜手术风险大吗

换瓣膜手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已经显著提高,风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瓣膜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类型。采取精准评估、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等综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风险。 1、手术风险的常见原因 换瓣膜手术的风险包括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和患者个体健康状况相关的风险。 手术相关因素:手术属于心脏大手术,可能会有术中出血、感染和麻醉意外风险。现代微创技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显著减小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患者健康状况:年龄较大、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受损者风险更高。这些因素会影响手术耐受力及愈后恢复。 人工瓣膜类型:不同的瓣膜材料如机械瓣或生物瓣膜也影响手术难度和后续管理。机械瓣较耐用,但术后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生物瓣无需抗凝管理,但使用寿命较短。 2、风险的处理与降低 术前检查:全面完善的术前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心脏超声、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明确瓣膜疾病的程度,同时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术中技术选择:对于年轻患者或身体条件较好的个体,通常选择传统开胸手术。老年人或无法耐受开胸手术者,建议使用微创技术如经导管瓣膜置换,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术后管理和康复: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血栓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患者还应遵医嘱服药如抗凝药物并进行心脏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3、需要关注的生活细节 术后患者需关注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低盐、低脂、丰富膳食纤维的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适量运动如散步或慢走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并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同时患者应定期随访检查,监测瓣膜功能及心功能情况。 换瓣膜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精密的术前评估与规划、现代技术支持以及科学的术后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心脏功能改善,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如果需要考虑该手术,请务必咨询心脏外科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与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