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或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症状。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均可导致皮肤干燥、脱屑,伴随顽固性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增多,皮肤潮湿易引发瘙痒;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因皮脂分泌减少、角质层水分丢失加重瘙痒。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会损伤皮肤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导致局部缺氧和感觉异常,常见于下肢对称性瘙痒。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降低皮肤胶原蛋白合成,使皮肤变薄、保水能力下降,出现全身性干燥瘙痒,夜间尤为明显。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引发毛囊炎伴瘙痒。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长期过量会抑制皮肤免疫功能,易合并真菌感染导致瘙痒。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因雌激素升高抑制肝内胆汁排泄,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表现为手掌脚底剧烈瘙痒。这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调节甲状腺激素、控制血糖、补充雌激素等。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及必需脂肪酸,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随皮疹、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排除系统性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