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夜间咳嗽加重是感冒常见症状,可能与卧位刺激、鼻后滴漏、气道高反应性、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姿、抗组胺药物、镇咳药物、抗生素等方式缓解。
1、卧位刺激平躺时呼吸道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建议垫高枕头或侧卧。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
2、鼻后滴漏鼻腔分泌物倒流引发反射性咳嗽,睡前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选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
3、气道高反应感冒后支气管敏感性增高,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加重咳嗽。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或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苏黄止咳胶囊。
4、继发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保持卧室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黄脓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呼吸科就诊。
H1N1流感病毒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疫苗接种、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H1N1流感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2、对症支持治疗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咳痰可选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和卧床休息。
3、疫苗接种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预防H1N1病毒感染,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反应。
4、并发症防治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或呼吸衰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需隔离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并进食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