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腹泻的症状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腹泻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腹泻通常由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大便次数增多

小儿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超过日常习惯,每日可达5-10次甚至更多。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秋冬季。细菌性肠炎可能伴随黏液或血丝,需警惕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家长需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及性状变化,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可呈现稀水样、蛋花汤样或黏液便。轮状病毒性腹泻粪便多呈白色米汤样,乳糖不耐受患儿粪便常有酸臭味。对于母乳喂养婴儿,母亲需暂时避免摄入高脂饮食。配方奶喂养者可考虑更换无乳糖配方,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3、伴随发热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38℃左右发热,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高热。病毒性腹泻发热通常持续1-2天,可配合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3天以上,需警惕细菌感染可能。家长应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确需用药时可遵医嘱选择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

4、呕吐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常引发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呕吐后暂停进食1-2小时。母乳喂养者缩短单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者可选用低渗口服补液盐。反复呕吐伴精神萎靡时,需考虑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口崩片等止吐药物,但须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

5、腹痛腹胀

肠蠕动亢进可引发阵发性脐周疼痛,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症状,适当使用暖水袋热敷。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若出现持续绞痛、腹部包块等异常,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可能。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皮肤弹性,预防脱水是关键。母乳喂养婴儿继续坚持哺乳,已添加辅食者暂时改为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腹泻期间暂停接种疫苗。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嗜睡或8小时无尿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帮助肠黏膜修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咳嗽妈妈可以吃鸡肉吗

宝宝咳嗽时,妈妈可以适量食用鸡肉。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妈妈在宝宝咳嗽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 1、营养摄入: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6和锌,这些营养素对免疫系统功能有积极作用。妈妈适量食用鸡肉,有助于维持自身健康,间接支持宝宝的健康恢复。建议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清蒸或炖汤,避免油炸或辛辣调料。 2、烹饪方式:在宝宝咳嗽期间,妈妈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鸡肉可以搭配蔬菜炖汤,既能保留营养,又能减少油脂摄入。避免使用过多的调味料,如辣椒、花椒等,以免通过母乳影响宝宝。 3、食用量控制:虽然鸡肉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脂肪摄入过多。建议妈妈每天摄入的鸡肉量控制在100-150克,搭配其他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制品等,保证营养均衡。 4、食物搭配:鸡肉可以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搭配,如西兰花、胡萝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时,避免与寒凉性食物同食,如西瓜、螃蟹等,以免影响消化功能或加重咳嗽症状。 5、母乳影响:妈妈在哺乳期间的饮食会通过母乳影响宝宝。如果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或敏感,妈妈应避免食用相关食物。鸡肉本身不易引起过敏,但若宝宝出现不适反应,需及时调整饮食并咨询 妈妈在宝宝咳嗽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鸡肉,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物搭配,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健康。若宝宝咳嗽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