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反流性食管炎胸痛特点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胛区,常伴随反酸、嗳气,平卧或弯腰时加重。
1、烧灼感胸骨后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是典型表现,与胃酸刺激食管黏膜有关,可通过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缓解。
2、放射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但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无运动诱发特点,需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3、体位加重平卧或弯腰时腹压增高导致症状加剧,建议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
4、伴随症状多数患者伴有反酸、嗳气或吞咽不适,严重者可出现食管狭窄,需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
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摄入,控制体重可减少腹压,症状持续需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
药物相关性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改变服药姿势、饮食干预、药物替代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药物刺激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胃肠动力紊乱、继发胃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药时间部分药物需随餐服用减少刺激,如非甾体抗炎药建议餐后30分钟内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需空腹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应在早餐前服用。
2、改变服药姿势服用胶囊类药物时保持直立姿势,用200毫升温水送服。卧床患者需抬高床头30度,避免药物滞留食管造成二次刺激。
3、饮食干预少食多餐避免胃部过度扩张,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馒头、蒸蛋。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胃排空负担,餐后1小时内不要平卧。
4、药物替代与医生沟通更换肠溶剂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选用对胃肠刺激较小的替代药物(如塞来昔布替代双氯芬酸钠)。必要时联用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
出现持续上腹痛或黑便需及时就医,长期用药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黏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