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小儿肠炎拉肚子一般可以吃奶,但需根据病情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通常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能需要稀释或更换特殊配方。小儿肠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母乳喂养的患儿通常无需停止哺乳。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和益生菌,有助于肠道修复,但母亲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配方奶喂养的患儿可暂时将奶粉稀释至原浓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减轻肠道负担。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可考虑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应暂停高纤维、高糖食物,改为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的情况,表现为排便次数骤增、水样便或血便。此时需暂停普通配方奶,改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伴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细菌性肠炎若出现黏液脓血便,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患儿每次排便后需用温水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或6小时无尿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饮食种类,从焦米粥、蒸苹果等低敏食物开始,2-3天后过渡至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