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宫腔镜检查步骤主要有术前准备、麻醉镇痛、置入宫腔镜、检查操作、术后处理。
1、术前准备完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及超声评估,排除禁忌症,术前禁食6小时。
2、麻醉镇痛根据情况选择静脉麻醉、宫颈局部阻滞或口服镇痛药,确保检查过程无痛。
3、置入宫腔镜扩张宫颈后,将直径4-5毫米的宫腔镜经阴道置入宫腔,灌注膨宫液展开宫腔。
4、检查操作系统观察子宫内膜形态、输卵管开口及宫腔病变,必要时进行活检或镜下治疗。
检查后需观察2小时,1周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出血增多应及时复诊。
宫腔积液20毫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积液能否自行吸收主要与积液性质、有无伴随症状、基础疾病、身体恢复能力等因素有关。
1、积液性质:生理性积液多由排卵期或月经周期变化引起,通常无须治疗即可吸收;病理性积液可能与炎症或肿瘤相关,需进一步检查。
2、伴随症状:无腹痛、发热等症状时自愈概率较高;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
3、基础疾病:合并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时需抗感染治疗;存在内分泌紊乱者需调节激素水平促进积液吸收。
4、恢复能力:年轻患者代谢功能较好者吸收更快;免疫力低下或存在慢性病患者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积液变化。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会阴清洁,1-2个月后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若持续存在或增多需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