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孕妇怎样缓解尿频尿急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孕妇怎样缓解尿频尿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孕妇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进行盆底肌训练、选择合适体位排尿、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方式缓解尿频尿急。尿频尿急通常由子宫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尿路感染、心理因素、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水习惯

白天适量增加饮水量,每次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膀胱负担。睡前2小时减少液体摄入,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可选择分时段记录饮水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的总摄入量,避免脱水或过量饮水。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含咖啡因或利尿成分的饮品摄入。限制辛辣、过咸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加重尿急感。建议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蔬菜,帮助缓解水肿的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

3、盆底肌训练

每天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控制力,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和尿道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组。训练时保持正常呼吸,避免腹部用力。持续锻炼可改善膀胱稳定性,减少漏尿和急迫感。

4、排尿体位选择

排尿时身体前倾,双膝分开略宽于肩部,有助于完全排空膀胱。可尝试排尿后等待片刻再次尝试,减少残余尿量。外出时可提前规划厕所位置,避免憋尿行为加重症状。

5、排查尿路感染

若出现排尿灼痛、尿液浑浊或发热,可能与急性膀胱炎、妊娠期肾盂肾炎等感染有关。需就医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妊娠安全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药物。

孕妇尿频尿急多为生理现象,分娩后多自行缓解。日常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腹痛、血尿,需立即产科就诊排除妊娠并发症。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女性尿道炎

女性尿道炎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尿道炎多由湿热下注、脾肾亏虚、肝郁气滞、外感邪毒或房事不洁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或分泌物异常等症状。

1、中药内服

湿热下注型可选用八正散加减,含车前子、瞿麦等成分,有助于清热利湿通淋;脾肾两虚型适用无比山药丸,含山药、茯苓等,可健脾益肾。肝郁气滞型可用柴胡疏肝散配合利尿药物,如金钱草颗粒。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避免自行用药。

2、外治法

苦参汤坐浴可缓解尿道灼热感,将苦参、黄柏等草药煎汤熏洗会阴部。也可选用复方黄松洗液等中成药制剂局部冲洗,抑制病原体繁殖。外治期间需保持会阴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针灸疗法

选取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针刺,配合艾灸肾俞、膀胱俞,能调节下焦气机、改善局部循环。急性期每日治疗1次,慢性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此法。

4、饮食调理

宜食冬瓜、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水渗湿食材,忌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可饮用蒲公英茶或竹叶茅根饮辅助消炎,每日不超过500毫升。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含糖药膳摄入。

5、生活方式干预

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穿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更换并阳光下暴晒。适度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促进气血运行。长期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治疗期间需监测症状变化,若出现发热、血尿或腰酸加重应及时复诊。慢性反复发作者建议完善尿培养检查,排除支原体等特殊感染。日常可按摩涌泉穴与太溪穴各3分钟,早晚各1次,有助于固护肾气。月经期暂停坐浴及针灸,改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