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夏季感冒可通过多饮水休息、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夏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空调受凉、免疫力下降、合并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休息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淡盐水或电解质水,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缓解咽痛头痛等不适症状。
2、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可配合退热贴使用。
3、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
4、预防并发症出现持续高热、脓痰、耳痛等症状提示可能继发中耳炎或肺炎,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和胸片检查。
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诊。
哮喘性咳嗽的症状主要包括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运动后诱发以及伴随胸闷气促。
1、刺激性干咳表现为阵发性无痰干咳,常因冷空气、粉尘等刺激诱发,咳嗽剧烈时可能引发胸骨后疼痛。
2、夜间加重咳嗽在平卧时明显,多发生于凌晨2-4点,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及气道分泌物积聚有关。
3、运动后诱发剧烈运动5-10分钟后出现咳嗽,休息后可缓解,与运动时过度通气导致气道冷却干燥相关。
4、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咳嗽发作时伴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建议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症状持续需完善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