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化脓性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受限、发热寒战、关节积液、全身乏力等。化脓性骨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及周围骨组织炎症,需及时就医治疗。
感染部位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发热感,伴随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在活动或受压时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介质释放,引发典型红肿热痛表现。早期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关节腔穿刺引流。
关节腔内脓液积聚和炎性水肿会导致关节僵硬,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常表现为跛行或拒绝活动患肢。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需通过关节液培养明确病原体。治疗包括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关节制动。
细菌入血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体温超过38℃的弛张热,伴随寒战、出汗等症状。发热寒战提示可能存在菌血症,需血培养检查。此时应住院治疗,常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抗感染,同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关节腔内有脓性渗出物积聚,导致关节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出浑浊关节液,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关节积液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关节穿刺引流,并送细菌培养。
感染消耗导致代谢紊乱,患者出现明显疲倦、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乏力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伴随贫血指标异常。除抗感染治疗外,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化脓性骨关节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以减轻肿胀。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就医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