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艾滋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1、早期表现:女性艾滋病初期可能出现持续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HIV抗体检测。
2、皮肤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皮肤干燥或真菌感染等皮肤问题,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出现且难以治愈。
3、妇科问题: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念珠菌感染、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且治疗效果较差容易复发。
4、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腹泻、口腔白斑、反复感染等严重症状,提示免疫功能明显受损。
出现上述症状且有高危行为史者应立即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传染他人,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艾滋病阻断药在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效果与用药时间、药物种类、用药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用药时间: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仍有阻断作用,超过72小时效果显著下降。
2、药物种类:常用阻断方案包含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等药物组合,不同方案阻断效果存在差异。
3、用药依从性:需严格遵医嘱完成28天连续用药,漏服或中断可能导致阻断失败。
4、个体差异:免疫功能、病毒载量、暴露方式等因素均会影响最终阻断效果。
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就医评估,医生会根据暴露情况制定个性化阻断方案,用药期间需定期随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