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鼓膜穿孔手术风险通常较低,属于耳鼻喉科常规手术。手术安全性主要与穿孔大小、位置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相关,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听力下降或轻微眩晕,但严重并发症概率极低。
鼓膜穿孔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下显微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常见术式为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医生会依据穿孔情况选择自体筋膜、软骨膜或人工材料进行修复。手术时间一般在30-90分钟,术后1-2周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术中可能触及听小骨链导致暂时性耳鸣,但精细的显微技术可最大限度保护中耳结构。术后听力改善效果与术前传导性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多数患者在3-6个月达到最佳恢复状态。
存在慢性中耳炎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可能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修复材料移位或二次穿孔,需通过二次手术矫正。手术需避开急性感染期,术前需完善纯音测听、颞骨CT等检查评估中耳状况。儿童患者因咽鼓管功能未完善,术后需特别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乘坐飞机等可能影响鼓膜压力的行为,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可促进伤口愈合。若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