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滑囊炎怎样治疗好得快呢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滑囊炎怎样治疗好得快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滑囊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治疗、药物治疗、穿刺抽液、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好得快。滑囊炎通常由外伤、感染、过度使用关节、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停止关节活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患处。避免爬楼梯、提重物等加重滑囊压力的动作。膝关节滑囊炎可垫高下肢促进消肿,肩关节滑囊炎建议悬吊患肢。慢性期逐渐恢复低强度活动,但需控制单次运动时间。

2、冷热敷治疗

急性肿胀期采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持续1-3天。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次,配合按摩缓解粘连。跟骨后滑囊炎可交替冷热敷,先用冰敷消肿再用热敷松解跟腱紧张。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肿胀。化脓性滑囊炎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痛风性滑囊炎可配合秋水仙碱片。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有靶向消炎作用。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4、穿刺抽液

适用于积液量大的鹰嘴滑囊炎或髌前滑囊炎。在无菌条件下抽出黄色或血性液体,必要时注入糖皮质激素。术后加压包扎并制动1-2周。感染性滑囊炎抽液后需做细菌培养,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慢性滑囊炎或钙化性滑囊炎需行滑囊切除术。关节镜下滑囊清理术适用于肩峰下滑囊炎,开放手术多用于跟骨后滑囊炎。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腱粘连。

滑囊炎恢复期应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篮球等高负荷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限制高嘌呤食物。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但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若3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皮肤发红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标准

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标准主要基于突出部位、形态及程度,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及极外侧型。中央型突出指椎间盘向后方中央突出,常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导致下肢无力、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旁中央型突出偏向一侧,主要压迫神经根,引起单侧下肢放射痛及感觉异常。外侧型突出位于椎间孔附近,直接压迫神经根,表现为剧烈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极外侧型突出位于椎间孔外侧,较为罕见,但症状严重,可能导致下肢运动障碍及感觉丧失。分型标准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中央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主要向椎管中央突出,常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400mg每日三次,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每日一次。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如椎板减压术或椎间盘切除术。 2、旁中央型: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偏向一侧,主要压迫神经根。患者常表现为单侧下肢放射痛及感觉异常。治疗建议包括局部热敷、牵引治疗及药物治疗,如口服双氯芬酸钠50mg每日两次,或局部注射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若症状持续,可考虑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 3、外侧型: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位于椎间孔附近,直接压迫神经根。患者常有剧烈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及药物治疗,如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日一次,或局部注射曲安奈德40mg。严重者可选择椎间孔扩大术或椎间盘切除术。 4、极外侧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位于椎间孔外侧,较为罕见但症状严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运动障碍及感觉丧失。治疗建议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如口服美洛昔康15mg每日一次,或局部注射甲泼尼龙40mg。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如椎间孔扩大术或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提重物。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鱼类,以增强骨骼健康。适量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改善症状。定期复查及遵医嘱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