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护理需关注预防破裂、控制血压、心理支持、监测症状和术后康复等方面。
1、预防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护理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用力排便或咳嗽。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瘤破裂的重要诱因,护理中需严格控制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护理人员需定期监测血压,指导患者低盐饮食,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
3、心理支持:颅内动脉瘤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中需加强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耐心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4、监测症状:护理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动脉瘤破裂征兆。患者如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记录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5、术后康复: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护理中需关注术后康复。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护理人员需观察手术切口情况,预防感染。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等,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运动方面,患者可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病情稳定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