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先天性眼底病有哪些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先天性眼底病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先天性眼底病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发育,部分可能伴随遗传因素,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

1、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由RB1基因突变导致。典型表现为白瞳症或斜视,可通过眼底超声、MRI检查诊断。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激光光凝、冷冻治疗或全身化疗,晚期可能需眼球摘除术。家长发现患儿瞳孔反光异常时应立即就医。

2、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指出生时存在的晶状体混浊,可能与风疹病毒感染或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瞳孔区灰白色混浊、追视能力差。轻症可观察,显著影响视力时需在6月龄前行白内障吸除术,术后需配戴矫正眼镜或人工晶状体植入。新生儿眼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3、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因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典型症状包括畏光、流泪、角膜增大混浊。测量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可确诊,需尽早行小梁切开术或房角分离术控制眼压,避免视神经损伤。患儿出现异常瞪眼或角膜发蓝需及时排查。

4、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于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夜盲、视野缩窄和视力下降。眼底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可补充维生素A棕榈酸酯延缓进展,低视力助视器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孕前遗传咨询。

5、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是胚胎期玻璃体血管未退化所致,单眼发病多见。临床特征为小眼球、晶状体后纤维膜增生,可能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增殖组织,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眼底变化。新生儿期出现白瞳或眼球震颤需警惕。

先天性眼底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底评估,避免剧烈运动或眼部外伤。饮食需保证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摄入,如胡萝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阳光强烈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阅读环境光线需充足。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眼科专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睛做近视手术后遗症

眼睛做近视手术后遗症可通过定期复查、使用人工泪液、避免过度用眼、佩戴防护眼镜、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近视手术后遗症可能由术后干眼、角膜愈合不良、眩光、夜间视力下降、感染等因素引起。 1、术后干眼:术后干眼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由于手术对角膜神经的损伤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等,每天滴眼3-4次,可有效缓解干眼症状。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2、角膜愈合不良:角膜愈合不良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或个体差异有关。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滴眼3次,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避免揉眼或外力撞击。 3、眩光:眩光通常与术后角膜形态改变或瞳孔大小有关。佩戴防眩光眼镜,减少夜间驾驶或强光环境下的不适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适当调整室内光线。 4、夜间视力下降:夜间视力下降可能与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增加有关。使用夜间视力辅助眼镜,减少夜间活动时的视觉干扰。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夜间用眼过度。 5、感染:感染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或个体免疫力低下有关。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滴眼3次,预防感染。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物。 术后护理中,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促进眼部健康。运动上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防止眼部受到外力冲击。定期复查眼部情况,遵医嘱进行护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