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输入性登革热是什么意思呢?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入性登革热是什么意思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输入性登革热是指患者在登革热流行区感染病毒后,通过旅行或迁徙等方式将病毒带入非流行区导致的病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1、传播特点

输入性登革热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跨越性。患者在流行区被感染后,病毒潜伏期内进入非流行区,若当地存在媒介蚊虫,可能引发本地传播链。病毒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必须通过蚊虫叮咬实现扩散。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发病3-4天后可能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表现为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和血浆渗漏。输入病例的症状与本地感染病例无本质差异。

3、诊断依据

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实验室检测。有流行区旅居史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需进行登革热NS1抗原检测、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核酸检测可早期确诊,IgM抗体检测适用于发病5天后的诊断。

4、防控措施

对输入病例需立即隔离治疗并防蚊管理,切断传播链。流行区归国人员应自我健康监测14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疫点周围需开展蚊媒应急控制,清除孳生地,必要时实施空间喷洒灭蚊。

5、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高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重症病例需及时补液,监测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血浆。

预防输入性登革热的关键是做好旅行防护。前往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避蚊胺驱蚊液,住宿场所安装纱窗蚊帐。归国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社区应定期清除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环境,发现病例及时报告疾控部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胃镜检查、呼气试验等方式检测,治疗包括抗生素联合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由饮食不洁、共用餐具、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进行根除。 2、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四环素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3、胃癌风险: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持续炎症和萎缩,进而发展为胃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体重下降、贫血、呕血等。治疗需通过手术切除、化疗等方式进行。 4、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等。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的碳13或碳14标记尿素判断感染。 5、预防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定期进行体检。感染后应及时治疗,避免长期炎症导致严重后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综合饮食、运动、护理等多方面措施。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运动方面建议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免疫力。护理上需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