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褥疮快好了,但口还粘怎么办?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褥疮快好了,但口还粘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褥疮快好了但创口仍黏连时,可通过局部清创、敷料应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促进愈合。褥疮黏连通常与组织修复异常、感染或护理不当有关。

1、局部清创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轻柔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对于较厚的纤维蛋白黏连,可能需要由医护人员进行器械清创。清创后创面暴露新鲜肉芽组织,有助于后续敷料发挥作用。操作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上皮。

2、敷料应用

选择水胶体敷料或硅胶敷料覆盖创面,这类敷料能维持湿润环境并减少黏连。藻酸盐敷料适用于有少量渗液的创面,可吸收渗出物并形成凝胶。更换敷料时若发现敷料与创面黏连,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缓慢揭除。

3、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照射15-20分钟,每日1-2次。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纤维组织,促进黏连分解。治疗时需调整适当强度,避免对新生组织造成热损伤。体位调整每2小时一次,减轻创面受压。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上皮爬行。对于合并感染的创面,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细菌繁殖。胰蛋白酶乳膏可辅助溶解纤维蛋白黏连。用药前需确保创面清洁,药物与坏死组织接触会影响疗效。

5、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锌制剂,促进胶原合成。水分摄入不少于2000毫升/日,维持组织代谢需求。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调整饮食方案以避免影响愈合。

护理期间需每日观察创面变化,记录大小、渗液量和颜色。床垫应选用交替压力气垫,骨突处加用软枕减压。翻身时避免拖拽摩擦创面,可借助转移板辅助。若黏连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松解。恢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中药能治好银屑病吗?

银屑病目前无法通过中药彻底治愈,但中药可帮助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银屑病的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主要有中药调理、外用药物、光疗、生物制剂、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

1、中药调理

部分中药可通过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缓解银屑病症状。如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作用,可能减轻红斑和鳞屑;复方青黛丸常用于血热型银屑病,可缓解皮肤干燥脱屑。中药需长期服用,效果因人而异,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2、外用药物

卡泊三醇软膏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减少鳞屑生成;他克莫司软膏通过免疫调节减轻局部炎症。外用药需持续使用数周才显效,可能出现皮肤刺激或灼热感,需避免接触眼周。

3、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皮肤异常增殖,改善斑块厚度和红斑。需每周治疗2-3次,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或晒伤样反应,治疗期间需加强保湿防晒。

4、生物制剂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可靶向阻断白介素-17A,显著改善中重度银屑病皮损;阿达木单抗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减轻炎症。需定期皮下注射,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用药前需筛查结核等感染灶。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牛羊肉等高脂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控制精神压力;使用温和保湿剂如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戒烟限酒可降低复发概率。日常需注意皮肤保湿和防晒。

银屑病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建议记录皮损变化和诱发因素,配合医生调整方案。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免剧烈摩擦皮肤。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和抗氧化物质丰富的深色蔬菜,减少精制糖摄入。皮损瘙痒时避免抓挠,可冷敷或涂抹保湿剂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