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孩子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传播导致。该病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感染,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
1. 接触传播
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儿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后,可能通过手口接触感染。家长需注意对儿童接触物品进行高温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2. 飞沫传播
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病毒,在幼儿园等密闭场所容易造成传播。流行季节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一般需要隔离7-10天。
3. 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后可污染环境,儿童接触污染物后经口摄入感染。家长处理患儿粪便后要彻底洗手,婴幼儿尿布要及时清理消毒,厕所马桶需定期使用漂白剂清洁。
4. 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近期患病或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不足的儿童更易感染。保证均衡饮食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当补充锌元素,按时接种EV71灭活疫苗有助于预防重症。
5. 托幼机构传播
幼儿园等集体机构中儿童密切接触,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机构需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对教室、寝具、游乐设施每日消毒,疫情期间暂停集体活动。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儿童餐具专人专用并定期煮沸消毒,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重症病例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恢复期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疱疹处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宝宝大运动落后可能由遗传因素、早产或低体重、肌肉发育迟缓、脑瘫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运动发育迟缓病史可能影响宝宝大运动发展,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发育里程碑,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
2、早产或低体重: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过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早期干预和定期评估。
3、肌肉发育迟缓:可能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运动能力差,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
4、脑瘫:由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随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需通过专业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发现运动发育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亲子互动游戏促进大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