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婴儿容易受惊吓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婴儿容易受惊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婴儿容易受惊吓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环境刺激、缺钙、脑损伤等因素有关。

1. 神经发育

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大脑抑制功能较弱,对声音、光线等刺激反应敏感。建议家长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的声响或强光刺激。

2. 环境因素

陌生环境、温度变化或护理动作过大都可能引发惊吓反射。家长需注意维持适宜室温,动作轻柔缓慢,可尝试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

3. 营养缺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易惊、多汗,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4. 病理因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能伴随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需通过脑电图、头颅MRI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胞磷胆碱钠颗粒等神经营养药物。

日常可进行婴儿抚触帮助神经系统发育,若频繁惊厥或伴随发育迟缓需及时就医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预防

小孩发热抽搐可通过保持体温稳定、及时退热、预防感染、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发热抽搐多由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体温稳定

家长需避免孩子穿着过厚,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发热时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2、及时退热

家长发现孩子发热应立即监测体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药物,避免体温骤升诱发抽搐。

3、预防感染

按时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勤洗手、戴口罩减少病原体接触,感染早期及时就医控制病情发展。

4、定期体检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或癫痫高危因素的孩子,家长需定期进行脑电图等检查,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或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

家长应学习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发作期间保持孩子侧卧位避免窒息,记录抽搐持续时间与表现,发作后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