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很小的子宫肌瘤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控制、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子宫肌瘤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细胞增殖失衡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肌瘤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症状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大小变化,无须特殊处理。
2、药物控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亮丙瑞林、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调节激素。
3、介入治疗可能与局部血流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感。可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肌瘤血供,使肌瘤逐渐萎缩。
4、手术切除肌瘤生长迅速或引起严重症状时,可选择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或宫腔镜电切术,保留子宫正常结构。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宫颈糜烂和宫颈囊肿是两种不同的宫颈病变,宫颈糜烂多为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宫颈囊肿则属于宫颈腺体堵塞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1、病因差异宫颈糜烂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或妊娠期常见;宫颈囊肿多因慢性炎症导致腺管阻塞,黏液积聚形成。
2、临床表现宫颈糜烂可见宫颈表面红色颗粒状改变,可能伴随接触性出血;宫颈囊肿表现为宫颈表面或深部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囊泡。
3、检查特征宫颈糜烂在阴道镜下可见转化区外移;宫颈囊肿通过超声可显示宫颈部位无回声囊性结构。
4、处理原则无症状宫颈糜烂通常无须治疗,宫颈囊肿若合并感染需抗炎处理,较大囊肿可考虑穿刺引流。
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保持会阴清洁可降低炎症发生概率,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出血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