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乳腺肿块是什么样的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腺肿块是什么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靖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乳腺肿块通常表现为乳房内可触及的局部硬结,可能伴随疼痛、乳头溢液或皮肤改变。乳腺肿块主要有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乳腺癌等类型。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对激素变化的反应,表现为乳房胀痛和结节感,月经前症状可能加重。肿块质地较韧,边界不清,可能随月经周期变化。乳腺增生通常无须特殊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同时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高脂饮食。

2、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为充满液体的囊性肿块,触诊时光滑、有弹性,可能单发或多发。囊肿大小常随激素水平波动,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日常需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紧身内衣压迫。

3、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表现为无痛、可移动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硬韧,边界清晰。该病与雌激素水平相关,恶变概率低。直径超过3厘米或生长迅速时可手术切除,常用术式为肿块切除术或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4、乳腺炎

乳腺炎常见于哺乳期,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肿块区域皮肤发红发热,触痛明显。治疗需排空乳汁,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局部可外敷金黄散缓解炎症。

5、乳腺癌

乳腺癌肿块多为无痛性硬结,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可能伴乳头凹陷、橘皮样皮肤改变。晚期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确诊需结合钼靶、超声和病理活检,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配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筛查。

发现乳腺肿块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选择合适内衣减少胸部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高危人群需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哺乳期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预防乳汁淤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癌抗癌cea偏高是怎么回事

胃癌患者癌胚抗原偏高可能与肿瘤进展、炎症反应、肝转移、检测误差、其他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复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常见于消化道肿瘤活动期。

1. 肿瘤进展

胃癌细胞增殖活跃时,会大量分泌癌胚抗原进入血液。此时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上腹持续疼痛、呕血等症状。需通过胃镜复查明确肿瘤分期变化,临床常用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药物进行系统治疗,同时结合增强CT评估病灶范围。

2. 炎症反应

胃部感染或化疗后黏膜损伤可引发炎症,刺激癌胚抗原短暂性升高。多伴有发热、胃胀、食欲减退等表现。建议完善C反应蛋白检测,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保护胃黏膜,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3. 肝转移

癌细胞经门静脉转移至肝脏时,肝功能异常会导致癌胚抗原代谢障碍。典型症状包括黄疸、肝区钝痛、腹水等。需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治疗方案可能包含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等靶向药物,联合局部放疗。

4. 检测误差

样本溶血、试剂批次差异或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建议间隔2-4周复查,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检测CA19-9、CA72-4等其他肿瘤标志物进行交叉验证。

5. 其他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同样可引起癌胚抗原升高。需结合肠镜、MRCP等检查鉴别,若确诊第二原发癌,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放化疗方案,如伊立替康盐酸盐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胃癌患者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适当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监测体重变化。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肿瘤科医师指导,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出现黑便、剧烈腹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