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持续低烧建议挂感染科或呼吸内科,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泌尿系统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等因素有关。
1. 感染科
感染科主要诊治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持续低烧常见于结核病、伤寒、布鲁氏菌病等慢性感染,可能伴随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医生会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若怀疑特殊感染如艾滋病相关症状,也需在此科室排查。
2. 呼吸内科
呼吸系统感染是低烧的常见原因,如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等。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医生会通过听诊、胸部X线或CT评估肺部情况,必要时进行痰培养检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病变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热。
3. 风湿免疫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常表现为不明原因低热,多伴有关节肿痛、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需完善抗核抗体谱、补体检测等免疫学检查。此类疾病引发的发热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4. 血液肿瘤科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持续低热,伴随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医生会通过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等明确诊断。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等也可能出现肿瘤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排查。
5.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长期低热伴心悸、多汗、手抖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更年期综合征因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引起低热。
就诊前可记录每日体温变化曲线及伴随症状,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检查期间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症状,保持充足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水分。若低烧超过两周或出现体重骤降、夜间盗汗等警示症状,须及时复诊排查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