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尿路感染尿常规能查出来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路感染尿常规能查出来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靖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尿路感染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出来,尿常规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初筛工具,可以检测出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以及蛋白质等异常指标,但确诊还需要结合患者症状、尿液培养等进一步检查。
1、为何尿常规能提示尿路感染
尿常规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通过分析尿液的成分,可以反映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当出现尿路感染时,尿液中可能存在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尿、红细胞血尿或亚硝酸盐阳性等异常。细菌感染会导致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这是炎症的标志;部分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虽然尿常规能快速提供初步信息,但部分情况可能无法明确病原体或完全排除感染。
2、尿路感染确诊需要哪些进一步检查
尽管尿常规能初步筛查感染,确诊通常需要尿液培养。尿液培养可以明确具体的致病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对于反复感染或复杂病例,可结合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如B超、CT以及医生的综合评估,查找潜在的结构异常或其他诱因,以避免漏诊。
3、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疗法,同时辅以生活方式的调整。医生通常根据尿液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氟喹诺酮如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或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在药物治疗期间要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细菌;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外阴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治疗中一定要按剂量服药并完成疗程,以防止抗药性或感染复发。
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或腰痛,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症状未缓解或反复发作,需进一步咨询医生并做详细检查。通过科学诊治和合理护理,大多数尿路感染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5岁儿童尿路感染吃什么药

对于5岁儿童尿路感染,尽快寻求医生诊断并根据医嘱服用抗生素是首要任务,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饮食调节和增加饮水量,以促进康复。 1、抗生素治疗 尿路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需由医生根据尿液培养选择合适的药物。 头孢类药物:例如头孢克肟,适合儿童使用,对多数常见尿路感染病原体有效。 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同样是抗尿路感染常用药物,但需排查儿童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制剂,对部分细菌有效,但需权衡可能的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疗程完整,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2、饮食调理 饮食可以辅助治疗尿路感染,有助于缓解症状。 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还能使尿液酸化,抑制细菌生长。 多吃滋阴利尿的食物,如西瓜、黄瓜,有助于增加排尿量,加快细菌代谢产物的清除。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调料、浓茶和咖啡,以免对膀胱和泌尿道造成刺激。 3、增加饮水量 大量饮水可以稀释尿液,减少病菌浓度,并促进排尿,这对儿童尿路感染康复十分重要。建议每天饮水量达1200-1500毫升,可分多次饮用,用白开水或淡盐水为佳。 4、必要时辅助治疗 若儿童出现高热、剧烈腹痛或情况未见好转,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推荐静脉注射抗生素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若儿童有尿道口发红等局部症状,可以适当使用利凡诺溶液进行外部清洗,但使用前仍需咨询 尿路感染的治疗需医药结合,同时注重生活细节的管理,在服药期间定期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尿路感染切忌自行服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健,加强患儿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帮助其及时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