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炒板栗第二天是否能吃需根据储存条件判断,若冷藏密封保存且未变质通常可以食用,若常温存放或出现异味则不建议食用。
炒板栗含有丰富淀粉和水分,在4℃以下冷藏环境中微生物繁殖较慢,密封保存可延缓氧化。冷藏24小时内若外壳无霉斑、果肉未发黏且无异味,经充分加热后可安全食用。加热需达到中心温度70℃以上,可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1分钟或蒸锅复热5分钟,破坏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冷藏保存的板栗淀粉可能发生回生,口感变硬属正常现象,不影响安全性。
常温存放超过6小时的炒板栗易滋生霉菌和细菌,20℃以上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繁殖速度加快。板栗外壳出现白色菌丝、果肉产生酒味或酸味时已变质,黄曲霉等霉菌产生的毒素耐高温,普通加热无法消除。淀粉类食物变质后可能引发呕吐型或腹泻型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症状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注意,变质板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胃肠反应。
建议将未吃完的炒板栗趁热分装至密封盒,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观察有无霉变异味,充分加热后尽快食用完毕。胃肠功能较弱者、孕妇及儿童建议当日食用新鲜板栗,避免食用隔夜存放的淀粉类零食。若误食变质板栗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适量饮用淡盐水防止脱水,症状持续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