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近视眼通常无法自动恢复,但可通过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激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等方式干预。近视主要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近视可能增加子女患病概率,建议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进展。
2、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应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
3、眼轴增长轴性近视与眼球前后径过长有关,表现为远视力下降,可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或考虑后巩膜加固术控制发展。
4、角膜曲率异常角膜过度弯曲会导致屈光性近视,激光手术可重塑角膜形态,但需年满18岁且度数稳定方可实施。
日常需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连续用眼时间,每半年进行专业验光检查,青少年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结膜炎眼睛瘙痒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冲洗、抗过敏滴眼液、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冷敷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眼睑,每次5分钟,每日重复多次,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瘙痒。
2、人工泪液冲洗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每日多次,能稀释过敏原并缓解干燥刺激。家长需帮助儿童保持仰头姿势操作。
3、抗过敏滴眼液过敏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4、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瘙痒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需注意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嗜睡副作用。
避免揉眼加重损伤,外出佩戴防风镜减少刺激,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