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中暑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但并非所有中暑患者都会出现这一症状。中暑时人体因高温环境出现体温调节失衡,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
中暑初期由于脱水及高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此时可能出现短暂性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热痉挛或热衰竭阶段,患者可能伴随头晕、恶心、皮肤潮红等症状。及时补充含电解质液体、转移至阴凉环境后,血压通常可逐渐恢复。
严重中暑如热射病时,可能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反而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此时患者体温超过40摄氏度,伴有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损伤,需紧急医疗干预。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中暑可能加重原有血压波动风险。
预防中暑需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穿着透气衣物,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淡盐水。高血压患者夏季应加强血压监测,出现头痛、心悸等不适时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中暑后血压异常持续不缓解者需完善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心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