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6岁小孩突然上吐下泻怎么办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6岁小孩突然上吐下泻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6岁小孩突然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减轻胃肠负担。呕吐缓解后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50毫升,间隔1-2小时。症状改善后逐步过渡到面条、馒头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持续3-5天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2、补充水分

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观察排尿频率和尿色,4小时无排尿需就医。可配合稀释苹果汁补充电解质。呕吐剧烈时改用冰片含服或棉签蘸水润唇。24小时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隔毛巾敷肚脐周围,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热敷后观察呕吐物性状变化,出现血丝或胆汁样物立即停用。

4、使用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颗粒,轮状病毒感染可用干扰素α2b栓剂。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急诊。采集新鲜大便标本送检轮状病毒抗原。血常规检查判断感染类型,电解质检测评估脱水程度。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患儿,必要时进行便培养药敏试验。

家长需记录呕吐腹泻次数和性状变化,呕吐后保持侧卧防误吸。便后温水清洗会阴预防尿布疹,玩具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恢复期继续补充锌制剂2周,定期监测体重恢复情况。注意观察有无抽搐、少尿等并发症,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季节性腹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有时候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痔疮、肛裂、肠道炎症、消化道溃疡以及结直肠癌等。痔疮是最常见的病因,通常与排便时用力过度或长期便秘有关,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或厕纸上。肛裂则由于肛门皮肤撕裂引起,伴随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血。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黏液血便和腹痛。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引发黑便或柏油样便。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大便带血,通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体重下降。 1、痔疮:痔疮是由于肛门静脉曲张引起的,常见于长期便秘、久坐或妊娠期。治疗上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局部可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2-3次涂抹于患处。 2、肛裂:肛裂多因硬便通过肛门时撕裂皮肤所致,常伴随排便疼痛和少量鲜血。治疗建议保持大便软化,可通过多饮水、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等。局部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每日2次涂抹,促进裂口愈合。 3、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黏液血便和腹痛。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片,每次500mg,每日3次,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每日50mg。 4、消化道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引发黑便或柏油样便,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治疗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胶囊,每日20mg,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日1g,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5、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和体重下降。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或开腹结肠切除术,化疗药物常用氟尿嘧啶注射液,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0mg,静脉滴注。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苹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适量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